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7月3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魏海滨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重庆金融总量指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注入强劲动能。
△重庆市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总量指标“高”于全国 金融供给持续发力
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围绕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积极落实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释放中长期可贷资金超40亿元,投放各类央行资金643亿元。全市社会融资规模新增4153亿元,同比多增28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2893亿元,同比多增超千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6.25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连续4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足的金融供给,为经济向上向好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融资成本“低”位下行 实体经济减负增效
重庆及时传导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政策红利,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3.3%、3.2%,同比大幅下降43个、61个基点;新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平均利率2.5%,持续处于历史低位。本轮降息为全市有贷企业和居民每年分别节约利息支出约18亿元、15亿元,切实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信贷结构“优”化提质 精准滴灌重点领域
重庆创新实施“五个百亿级”央行资金支持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绿色、消费、外贸、民营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截至6月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翻两番;“双倍增”行动计划下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一般消费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17%,明显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民营企业贷款余额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3.3%。
精准支持稳就业,将“稳岗贷”支持对象从中小微企业扩展到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个人,进一步支持企业充分吸纳就业,履行稳岗扩岗社会责任。截至6月末,全市累计发放稳岗贷530亿元,稳定就业超60万人。持续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全市绿色贷款余额破万亿元大关。
此外,重庆还抢抓债市“科技板”政策机遇,落地全国首单5年期城商行科创债30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科技创新贷款和投资科技创新债券,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开放举措“新”招频出 助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实施通道“基建项目资金保障、物流融资产品创新、产业集群金融匹配、商贸领域融资普惠”四项信贷支持计划,推动通道领域融本外币资余额突破6700亿元,同比增长16%。
金融开放创新取得突破。优化通道金融数智化服务,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重庆在全国率先上线“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背景核验”与“保税核注清单融资结算”应用场景,累计服务涉外企业融资结算金额近22亿美元。积极推动跨境支付通落地重庆,6月22日上线以来已办理汇款业务5126万元,极大便利了渝港两地人员和经贸往来。同时,上半年跨境人民币货物贸易结算999.8亿元,居西部第一,便利化结算笔数增长22.7%。
加力实施“五个百亿级”计划 保障信贷供给
魏海滨表示,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持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半年力争再投放各类央行资金600亿元,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保障。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持续保障总量供给。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发挥金融稳增长、惠实体的支持作用,加力实施“五个百亿级”央行资金支持计划,确保信贷投放稳定可持续。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配合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生态环保、文旅体消费等重点领域,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等专项行动,加大“流水贷”等专项产品创新和推广,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进一步强化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的协同联动,推动金融服务直达快享、惠民有感。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绿色、转型金融改革创新,加力打造全国省级全域绿色金融改革样板,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领域融资余额年末突破7000亿元,同时严守金融安全底线。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