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Politics

以城市更新绘就现代化人民城市图景 重庆四大举措提升宜居功能品质

2025-08-19



重庆与世界网讯(文图记者 杨艳)8月19日,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介绍和解读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


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唐小平介绍,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要求,通过城市更新打造了像民主村、山城巷、戴家巷、龙门浩、下浩里等一批城市更新样板项目,重庆市也入选了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城市更新行动示范城市,并在2024年的绩效评价中获评全国A档。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了“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标志着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的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着力提升城市宜居功能品质的部署要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城市更新中更好地统筹点上与面上、硬件与软件、形态与神态、城市能级与产业能级,让人民群众通过城市更新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到2027年,即重庆直辖30周年之际,市住房城乡建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


大力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实现从造房子向造家园、造生活转变。在点上,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危旧房、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加快补齐社区食堂、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务短板,完善小区停车、充电、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提升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品质,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到2027年,更新改造老旧小区1800个、城中村150个、危旧房2.94万户,改造老旧电梯1万台,打造现代社区100个。在面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将按照整体谋划、连片打造、一次成型、集中呈现的思路,推动城市更新由小区、到街区、到片区,精心打造城市更新示范片区30个以上,让城市更加舒适宜居、充满活力、彰显品质。


大力完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进交通缓堵促畅和路网更新,加快推进宝山大桥、陶家隧道、科学城隧道等一批重大城市路桥隧项目,打通未贯通道路、完善配套路、加密次支路,优化山城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轨道4号线西延伸段、18号线北延伸段、15号线、24号线、27号线等项目建设,尽早建成投用,同时提前谋划和实施好第五期轨道项目。到2027年,实现轨道运营里程达到75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升至70%。实施轨道站场品质提升行动,完善“轨道+公交+步行”便捷通勤换乘系统,让群众“上班路”更快捷、“回家路”更舒心。持续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设改造地下管网1万公里,破解“马路拉链”等治理难题。持续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智能感知设备安装、强化AI赋能,提升“数字管线”“城市内涝治理”等重大应用实战能力,实现以数促治、促管、利企、便民。


大力加强城市建筑与风貌管理——坚持外塑风貌、内铸灵魂,加强城市设计对城市界面的精细化引导管控,强化建筑风貌管理和历史文化传承,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体提升城市形态、业态、文态和神态,坚决避免“千城一面”。坚持“留改拆增”并举、把“留”放在首位,深度挖掘老建筑、老街区、老厂房等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传承具有重庆地理人文特征的传统地名,在城市更新中塑造城市调性、彰显城市个性,让城市有机生长、为人们留住记忆。坚持整治与提升并重,结合城市外墙砖脱落隐患整治等专项行动,修复城市界面,重塑城市街景。到2027年,优化升级历史特色街巷和文化旅游休闲街区25条以上,保护修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3个、历史文化街区13个、市级工业遗产20处。


大力推动城市能级与产业能级同步提升——在城市更新中全面梳理和盘活各类闲置空间,引入社会资源,打造更多受年轻人欢迎的生活新场景、消费新场景、创业新场景,为群众带来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和增收。围绕核心商圈、商务楼宇等,充分盘活周边老旧厂房、低效空间,打造一批创新型多业态的产业、商务、文旅融合发展社区。围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建成一批“山城后巷”,留住老居民,大力发展“后巷经济”,让老街巷富有烟火气、人情味和幸福感。围绕校区、院区、园区等周边区域,通过城市更新、盘活闲置楼宇,建设城市创新活力中心,打造创新创业新场景,不断增强重庆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