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6月25日晚,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场内锣鼓铿锵,川剧大幕戏《巴蔓子将军》震撼首演。巴蔓子将军 "割头留城" 的忠义史诗在戏台上徐徐展开,唱念做打间尽显川剧艺术的雄浑张力。
该剧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出品,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铁梅担任出品人,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重庆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资金资助项目,也是《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后创排的重点剧目,充分体现了川剧立法成果——从剧本创作到演出推广,均纳入制度化、规范化保障。
该剧植根深厚巴渝文脉,以历史上著名的“忠义”将军巴蔓子为原型,用舞台情境、川剧手法、虚实结合的叙事,将巴蔓子的传奇故事艺术再现于世人面前。
据《华阳国志》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作为一部彰显重庆历史人文厚度的大剧,该剧在充分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人物之间的情感纽带,对兄弟情、君臣情、夫妻情、家国情等,进行了集中凸显和精湛刻画,使每个角色都鲜活饱满,触动人心。
该剧在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和配曲方面也是匠心独运,除了传统戏曲的美学表达之外,还用抽象、写意的手法,让舞美设计、服装设计更时尚、更现代,以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配曲方面,既有巴韵的凸显,也有楚乐(编钟)的植入,更有川江号子、土家族摆手舞等元素的彰显,是一次“将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青袍换铁甲,忠魂铸山河。巴蔓子将军以‘头可断,城不可弃’的壮举,成就了重庆最古老的忠义传奇。他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大义忠勇、果敢坚毅、敢作敢当、自尊自强的精神力量,成为巴渝人文精神的核心资源和宝贵遗产,与重庆城市精神中的坚韧、忠勇高度契合。我们想通过这部大幕戏,一方面追溯我们重庆的城市文化根脉,同时也通过川剧的艺术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当代重庆人‘知难而上、众志成城’的奋斗豪情,助力文化强市建设。”重庆市川剧院党委书记张厚道称。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