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 盛夏重庆,2025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徐徐启幕,12个国家19所顶尖高校的25名华裔青年款款而来。他们用七天探访体验,见证和感悟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他们以科技志愿服务,增进中外科技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青年使者,彰显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青春力量。
7月3日,25名华裔青年聚首重庆,夏令营的航程从一场在驻地酒店的破冰活动开始。来自不同国家的营员们在相互介绍中彼此相识;主办方精心准备的川剧变脸、古筝演奏、传统戏法等传统艺术展演和巴渝剪纸、吹塑糖人、流体漆画等非遗文化体验,让似曾相识的民族符号唤醒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瞬间拉近了世界与重庆的距离。
7月4日,在百年学府重庆大学礼堂,夏令营以重庆城市宣传片《机遇之城》《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拉开帷幕,营员代表踊跃发言,畅想对此次科技人文交流活动的期待:“这次夏令营是一次深入了解自己根源的机会,希望能够近距离深度了解中国的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同时可以在重庆亲身参与科技志愿活动,走进重庆、认识重庆、服务重庆。”
在专家面对面交流环节,重庆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青年学者向营员分享成长经历和科研经验,以科研转型经历为例,生动诠释了跨学科思维在解决重大能源问题中的关键作用,鼓励营员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宽视野、勇于创新,在探索前沿能源科技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7月5日,营员们走进大足石刻,观摩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观看8K球幕电影与实地探访,沉浸式体验大足石刻的千年历程,感受这座石窟艺术殿堂所承载的孝道文化、生命哲思与审美追求,感悟中国石窟艺术和中华优秀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并现场体验了被誉为“纸上考古”的石刻捶拓技艺,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棰拓作品,成为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7月6日,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的青砖灰瓦间,25名海外华裔青年走进九龙坡区民主村,在社区街巷、展馆展厅和社区智慧服务中心,近距离体验科技在日常治理中的应用,直观认识重庆“科技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中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庆实践;走进社区食堂、居民书屋、社区服务中心,实地考察重庆城市发展和社区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切身感受重庆普通市民的“巴适”生活以及背后的制度密码与科技支撑。
在社区广场,营员们的科技志愿精神与重庆育才中学学生纯真笑脸相遇,中外青年科技实践交流志愿服务活动随即展开,一场以“科技实践 文化交融”为主题的中外青年对话,在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中和谐流淌。营员们对育才学子的表现印象深刻,也被重庆的文化与国内的教育特色所吸引。
7月7日,武陵山区腹地的石柱县中益乡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的特殊访客——来自海外的青年营员们。他们实地探访中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成果,与当地干部群众共话世界减贫计划与中国乡村实践。活动中,营员们走进华溪村初心小院、黄精科技小院、中益乡脱贫攻坚历史陈列馆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和面对面交流,营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在座谈会上,石柱县3名青年干部以亲身经历分享了他们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一线奋斗与奉献的青春故事。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如何通过制度保障、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足,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扎根乡村、奉献家乡的情怀初心与使命担当。
营员们深受感染,踊跃提问,畅谈感悟。他们对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计划,用8年时间实现近亿人口脱贫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深感震惊、深有感悟,对中国式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中国智慧、中国贡献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人文情怀和世界意义表示钦佩。
一位来自美国的营员有感而发:“中国的村庄做得很好,这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像今天的发言者这样的工作人员,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帮助村庄,我觉得这是村庄能够发展这么好的原因”。
7月8日,营员们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长安汽车全球研究中心、金凤实验室等五处科技地标和科研前线,深度探寻重庆科创版图的蓬勃脉动,交流海外青年人才引育的机制特色。活动中,营员们一路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拿出手机拍摄记录,与科研人员积极交流。在各参访点,从氢能燃料电池、超导材料等前沿科技,到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创新应用,都让他们兴致盎然,讨论声此起彼伏。夏令营学员背景多元,涵盖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在金凤实验室,这里先进的科研平台和浓厚的科研氛围给青年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参观了多个重点实验室,了解到在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和重大科研进展,纷纷感叹着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伟大。
7月9日,伫立在816工程斑驳的遗址前,海外学子们驻足沉思,回望那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他们联想到在“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见闻,深悟海归科学家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情怀与“做隐姓埋名人,做惊天动地事”奉献精神。此次行程以科技为桥,让营员们直观感受重庆创新活力,也加深了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认知。有的营员感慨道:“之前听闻中国近些年科技进步很快,这次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后才更深刻地感受到有多快,以及实现这种快速发展的驱动力量。”
7天行程,营员们的足迹从世界文化遗产到地方热门景观,从知名高等学府到高新科技企业,从高端科研机构到特色文博场馆和基层民生场景,17处参访点,6场次科技人文互动交流、5场次科技志愿服务及社会文化体验,营员们立体式和沉浸式地感受重庆这座历史文化之城、科技创新之城和时尚网红之城的底蕴与魅力;他们以重庆的历史人文景观、现代科技图景和社会民生面貌为基点和基色,充分感受现代化新重庆的独特魅力、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他们的所见所闻将沉淀为难忘的重庆记忆和中国故事,他们的所感所悟将凝结成跨越国界与文化的种子,厚植家国情怀,做中外人文交流的“摆渡人”、国际科技合作的“连心桥”和民族复兴的“同行者”。
结营仪式上,营员们回眸7天旅程,互赠离别感言,分享各自感想。来自芬兰的同学感慨道:“这次夏令营让我感到特别有意义的就是通过参观高校、人文景观以及前沿科技企业等等,让我见到了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让我真正感觉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这一条长路上的一份子,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来自澳大利亚的同学表示:“在这几天的旅程中,我看到的历史和科技是这样在现代都市里面互相交融。我看到了重庆的科技是如何基于历史一路发展,也看到了新的历史是如何被科技谱写,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经历都是一个启发”。
结营晚会的舞台上,营员们以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倾述临别的心声,当“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响彻华灯初上的山城夜空。这不仅是一场夏令营的落幕,更是千万颗赤子之心与祖国的再一次深情相拥——岁月流转,文脉绵长,这份爱,是根植心底的信仰,更是跨越国别的力量,不远山海,薪火相传。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