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烟火气,浓烈而包容。当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Natasha踏入这座陌生的山城,她未曾料到,这里不仅重塑了她的教育理想,更赠予她一个温暖如家的港湾。在重庆市诺林巴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英文简称:KLIS),这位美国外教以热忱为笔,书写着跨越太平洋的教育故事。
“当年我在美国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时,想尝试点不同的东西,想看看其他国家的教育是怎么做的。”Natasha怀着对教育的热忱,渴望一次改变。当KLIS向她伸出橄榄枝时,重庆,这个她从未听说过的城市,成了破局的希望之地。
“信任”是Natasha课堂上的教学密钥
陌生的语言、迥异的文化,却意外地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我太喜欢这里了!感觉就像家一样。”Natasha的声音里洋溢着欣喜与笃定。这里友善的市民、合理的生活成本、丰富的体验,交织成让她安心扎根的图景。远在美国的孩子们问起归期,她总是坚定地回答:“短期内不会回去。”
一次在学校门口打车的慌乱经历,还让Natasha在异乡有了“家人”。当她因手机软件故障手足无措时,一位陌生女士伸出援手。这次相遇开启了深厚友谊,她们一起度假、聚餐,Natasha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及时帮助,“我觉得我就是她们家庭的一份子。”她感叹道。
语言隔阂重塑教学理念
初到重庆,语言障碍是Natasha面临的巨大挑战。别人的一句简单问候,她需要在脑中艰难转译,待理解时对方早已离去。这种日常的“迷失”,却意外地重塑了她的教学理念。
“这让我对那些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更加感同身受。”Natasha深刻体会到学生脑中“思考、翻译、回应”的复杂过程,自身痛点让她在课堂上变得异常敏锐与包容。
KLIS的核心优势是对个体的珍视
在Natasha的课堂上,“共情”与“信任”被生动诠释。“我们重视什么,就庆祝什么。”当学生完成儿童图书创作,她会举办“小小作者甜甜圈派对”,让成就感甜蜜可感。这种对努力与成果的真诚认可,构筑了孩子们安全的表达空间,使他们敢于展示自我,甚至提出不同意见。
一位九年级转学生的蜕变便是明证。开学初,他英语水平较低,面对老师局促不安。Natasha耐心以待,用文字辅助沟通。短时间内,这名男孩不仅敢于在课堂上率先展示PPT,还会在走廊主动微笑问候。“当他站起来用英文做完PPT展示时,我找到了我在这里的意义。”Natasha眼中闪着光。
多元课堂培育全球视野
面对多元背景的学生,Natasha采用“通用学习设计”(UDL-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理念。备课时,她会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痛点和难点,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概念调整内容,有时甚至为单个学生量身定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她会准备多套教案。
这份对个体的珍视,也是KLIS的核心优势。小班制教学使“量身定制”成为可能,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自然培养全球视角。Natasha介绍,在创意写作课上,一个班汇集数十个国家背景的学生,彼此能从对方身上汲取知识和语境,这种优势是独特的。
Natasha认为,在此环境下,学生收获的远非应试能力,而是“进行哲学对话、深度审视事物,并从不同层次清晰表达想法”的素养。这不仅能让他们找到答案,更能解释答案由来,获得行走世界的“通行证”。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