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贺煜)2025年是中新两国建交35周年,也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实施的10周年。11月1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章勇武介绍,项目十年耕耘已结出丰硕成果: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347个、金额达260亿美元,跨境融资金额217亿美元,探索形成了33项具有首创性、高辨识度的制度性开放成果。目前,新加坡持续保持重庆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东盟成为重庆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项目成功构建起中国(重庆)和新加坡“点对点”对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合作的全新格局。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通过新加坡走向全球市场,而来自新加坡的国际化医疗、教育、文旅资源也走进山城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十周年成效新闻发布会
十年来,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创新合作模式,有力有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突破传统产业园区开发合作模式,通过现代服务业经济带动,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径,深化了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的内涵。
在中新双边合作机制性会议上形成了中新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中新(重庆)国际互连网数据专用通道等13项现代服务业领域重要合作成果,成为中新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的生动实践。
重庆和新方谋划推动的陆海新通道,成为中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旗舰项目,成功构建了中国西部联结东盟乃至全球的贸易走廊。依托渝新“双枢纽”示范经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将项目成果拓展至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机制合作中,建立中国—东盟海关深化通道互联互通机制合作,举行川渝地区—湄公河国家地方合作论坛等,有效拓展项目外延价值。
十年来,聚焦打造制度型开放样本,加强首创性探索,构建陆海联动的开放战略平台。
在首创合作成果方面,金融领域落地了亚洲首个奥特莱斯不动产投资信托,中西部地区首笔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基金、首笔绿色跨境债券、首笔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等新业态新模式,帮助重庆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在规则标准衔接方面,新加坡企业与庆铃汽车共同研发“重庆产”右舵版轻卡。今年3月,重庆肉类制品首次完成新加坡出口地区认证,实现了中西部地区对新出口肉类产品零的突破;中新(重庆)农业合作计划助推云阳菊花、忠县忠橙等农产品通过新加坡首次出口国际市场,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额超2.5亿元,让“重庆产”优质农产品走上全球餐桌。
在案例复制推广方面,重庆和新加坡探索形成的跨境融资通道,帮助陕西、四川、新疆等西部其他10个省区跨境融资63亿美元,服务西部企业100多家。率先在重庆落地的中新海关“一单两报”试点,复制推广到南京、天津关区。
十年来,聚焦建设现代服务经济高地,重点领域成果丰硕,新兴领域合作提质扩面。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聚焦金融、航空、物流、信息四大重点领域,双方合作深入推进,硕果累累。
新兴合作领域持续拓展,两地人员往来、互动交流日益频密。新加坡在华最大投资项目来福士广场,既是新加坡企业在重庆的集聚地,也是服务市民工作生活的商业综合体,更是让万千游客流连忘返的城市封面。
新加坡高等院校在重庆联合企业设立实验室,围绕新技术开展协作研发;重庆中小学校长等教育工作者赴新加坡参加培训交流,拓展全球化视野;新加坡企业在渝西地区建设国际酒店、海洋公园;“重庆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新加坡作为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目的地。
渝新两地企业还积极围绕绿色发展谋划合作,在重庆运营的9个集中供冷、供热和分布式能源项目,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万吨,相当于植树200万棵。
章勇武表示,下一步,重庆将以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为指引,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之需、发展之要,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紧扣中新两国“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新要求,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提质增效。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