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Politics

重庆市“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

2025-06-28



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6月2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主办,渝中区公安分局承办的“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渝中区解放碑广场举行。


本次集中宣传月活动主题是“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启动仪式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市反诈工作取得的总体成效。2023年以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损失金额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共打击涉诈犯罪嫌疑人2.5万人,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2300万余人次,为群众追赃挽损12亿元;现场通报了我市现阶段主要诈骗手法及典型案例,其中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等占全部电诈案件的90%。


活动现场,由公安、社区工作者、高校师生、银行工作者、通信从业者、普法者、网约车司机、证券工作者、媒体记者代表等组成的9支“全民反诈”宣讲队整齐列队。重庆银行解放碑支行、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渝中区朝天门街道朝千路社区、西南政法大学反诈宣防优秀代表们逐一登台发言,分享了他们成功拦截涉诈资金、用好技术反制措施、上门开展预警宣防的动人故事,以及参与全民反诈宣传月的点点滴滴。西南政法大学学生资铭程表示,“反诈宣传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把学习防诈识诈知识作为必修课,让青春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活动现场设置了16个反诈主题展台,工作人员采取有奖问答、游戏互动、视频播放等方式向市民解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剖析“刷单兼职”“虚假网络游戏交易”“冒充公检法”“虚假理财投资”等诈骗套路,动员大家关闭境外来电功能……“这个反诈宣传顺口溜容易记,对我们很有帮助,以后我不得轻信‘专家’的话去投资。”市民王先生在现场说道。


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新的犯罪手法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希望市民将学习反诈知识当成必修课,不断提升自己的防骗意识和识诈能力。”


宣传月活动期间,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重大成果和典型案例,组织宣讲队开展“五进”活动、投放一批反诈公益广告等“九个一”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防范打击一体推进,多屏渠道全域覆盖,持续掀起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热潮。




》》》新闻了解多一点

我市现阶段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十大高发类型分别是:刷单返利类、虚假购物服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贷款征信类、冒充公检法类、婚恋交友类、冒充领导熟人类、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机票退改签类,这十类案件约占全部电诈案件的90%。


第一类:刷单返利类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学生、宝妈等待业或有兼职需求的群体,发案最多,约占30%。诈骗分子首先通过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兼职广告,或以“免费送礼”名义拉受害人进群,让其完成简单任务,并支付小额佣金以博取受害人信任;随后群内“媒子”晒出高额收益的截图,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APP,并充值完成“进阶任务”;最后以“任务未完成”“账号冻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持续充值,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第二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网上购物群体,发案约占20%。诈骗分子首先通过电商平台或社交群,发布诸如低价商品、代购或代抢门票等“特殊服务”广告来寻找目标;随后诱骗受害人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私聊交易,以“省手续费”等理由要求其私下转账;诈骗得手后直接拉黑受害人。


第三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经常网购,且对电商平台业务流程不熟悉的群体。诈骗分子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以帮助受害人取消会员等收费服务项目或退赔网购商品为由,诱骗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通过远程控制转走受害人手机银行账户内资金。


第四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

该类手法单案损失金额较高,主要针对有一定资产和收入,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诈骗分子首先在公众号或婚恋等平台,伪装成投资导师或网恋对象,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软件,通过小额返还的“甜头”诱骗受害人持续加大投入;最终以“系统异常”“账户冻结”为由索要“解冻费”,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第五类:贷款、征信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有贷款需求或征信有问题,难以正常申请贷款的群体。诈骗分子假冒银行或网贷平台,发布“无抵押、秒放款”等虚假广告,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网站,以“修复征信”“刷流水”“缴纳保证金”等为由,诱骗其转账,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第六类:冒充公检法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中老年女性群体。诈骗分子首先通过电话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造成恐慌,随后展示虚假法律文书,胁迫其配合“调查”,并以保持通话的方式阻断受害人与外界电话联系,诱骗受害人以转账至“安全账户”、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取现后放至指定地点等方式实施诈骗。


第七类:婚恋交友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单身、离异群体。诈骗分子在婚恋、交友网站上假冒军人、“高富帅”“白富美”,骗取受害人信任,以急需资金周转、购买手机、住院治疗等理由骗取钱财。


第八类: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家长等群体。诈骗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对其嘘寒问暖或发出指令,以支付货款或代为转账等名义,骗取受害人钱财。


第九类: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群体。诈骗分子通过在网络发布低价出售账号、道具、点卡等广告吸引受害人,诱导其脱离正规平台交易,以缴纳“注册费”“会员费”“解冻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第十类:机票退改签诈骗

该类手法主要针对购买机票的群体。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航班信息后,冒充航空公司客服,谎称受害人航班延误或取消,并承诺赔偿,诱导其下载指定软件或登录虚假网站,通过屏幕共享远程控制等方式转走受害人手机银行账户内资金。

图/活动主办方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