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负”与“内卷”的拉锯战中,“快乐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热议的焦点。“快乐教育”要义为何?如何落实?重庆市诺林巴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简称:诺林巴蜀学校,英文缩写:KLIS)校董周相科认为,快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减轻学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而低挑战性的环境中成长,而是通过科学设计,让学生在挑战中获得持久的成就感。
作为目前重庆唯一一所融合美式K12课程的国际学校,重庆诺林巴蜀学校正是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通过项目制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和现象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起兴趣、目标感和自主性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兴趣导向:勇于突破收获学习成就
“真正的快乐源自突破后的成就感,而不是逃避困难。”周相科说,逃避困难也许会得到一时的轻松,却失去了锻炼思维、取得突破的契机,还会渐渐失去挑战的勇气和自信,长期来看,这绝对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
周相科举例提到,日本学生K初到KLIS时,面对陌生的语言和文化环境,英语零基础的她几乎不愿开口。学校老师关注这一情况后,没有急于灌输知识,而是从她喜爱的绘本、动画片切入,引导她主动表达,并给予肯定和鼓励。K逐渐在每个微小进步中搭建信心阶梯,她开始用英语参与课堂小组活动,在项目制学习中,用英语分享自己制作的日本文化小展示,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慢慢融入了新团体。仅一个月,她就蜕变成了“学生之星”,收获了突破语言挑战之后的快乐。
K的蜕变是KLIS快乐教育的真实写照。周相科说,真正的快乐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点燃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在主动探索和深度思考中发现学习的魅力,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进入成就感正反馈的良性循环。而这正是KLIS一贯践行的教育理念。
“快乐教育的精髓,还在于目标导向下的自我驱动。”周相科说,学习是一场自我驱动的旅程,有方向的学习才有力量,有热情的探索才有深度。
在创新变革加速的时代,KLIS致力于培养拥有自主学习能力与全球视野的未来人才。通过项目制学习、STEAM教学等探究式课程,鼓励学生围绕现实世界的现象与问题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创造力。还通过艺术表达、舞台表演和音乐创作等活动,为学习增添温度与灵感。
高中数学课堂
有一位转学生从私立学校转入KLIS后,学习模式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规划”。曾经沉迷短视频的她,如今自主安排阅读与学习时间。周相科介绍,这种转变正是源于教育理念的重构——当学生理解“为何而学”“学了做什么”,学习便不再是任务,而是探索世界、认知自我的旅程。
周相科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动力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内在驱动,是当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之后,自发作出的选择。而KLIS正是通过目标引导唤醒内在驱动力,让每个学生成为掌控学习节奏的“探索者”,而非被动跟随的“执行者”。
“赋予学生自主权是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关键。”周相科指出,当孩子能掌控学习节奏时,学习会从被动任务变为主动探索,甚至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以中德混血姐弟L和E为例,在进入KLIS之前,他们曾因原学校严格统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丧失学习兴趣,却在KLIS的个性化教育中重获热情——KLIS的顾问老师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节奏,帮助他们制定专属课表,兼顾学术挑战和个人特长,让他们在“我想学”“我选学”的状态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路径。
周相科说,不是孩子不能学,而是他们需要被允许以自己的方式去学。当学生拥有选择权和发言权,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值得期待、愿意投入的事情。L和E姐弟的转变就印证了这一点。
不设限的课程选择、多元的教学方式、灵活的学习节奏,KLIS为每位学生打开了通向“自我驱动型成长”的大门。KLIS的教育模式证明:快乐教育并非降低标准,而是通过信任与赋权唤醒内在驱动力。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育便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的质变,为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的世界公民奠定了基础。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