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
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携手制造业,共创新未来。9月25日,2025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人社系统、制造业企业代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及专家学者等齐聚山城,共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大计。
此次大会由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重庆市人才研究和人力资源服务协会主办。
大会期间,开幕式、全链条制造业人才招引洽谈会、重庆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考察对接活动、西部HR能力大赛(制造业专场)活动颁奖仪式等系列活动紧锣密鼓开展,以搭建集赛事比拼、供需对接、经验交流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就业促进和劳动者全面发展高效协同。
重庆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当前正全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开幕式上,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表示,近年来,围绕“两业”协同发展,重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出台“硬核暖心”的人才政策,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构建两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发展新格局,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战略合作签约环节
现场,“制造业人力资源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制造业企业、制造业园区、人力资源机构、人力资源产业园、人力资源协会、制造业协会等多种主体,涵盖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育、招聘用工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赋能等多个类别,旨在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制造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加强产业融合和区域合作,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发布
3个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发布。其中,四川积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星巢—新能源化工人才链孵化模式”项目,在第十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上斩获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专项赛道一等奖。该项目通过高校与新能源化工企业深度合作,将公司的实际技术需求、安全管理痛点、前沿技术和真实项目融入人才培训体系中,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贴合行业实际,提升实践与创新思维,确保学员在新能源化工高风险环节操作中有足够的能力排除安全风险,以减少事故发生。
主旨演讲环节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余兴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仲伟,众合云科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余清泉,锐仕方达人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迪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分别以《融合发展中人力资源服务的功能》《时代变革中“两业融合”的基本趋势》《专业雇主服务理念下的服务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洞察》为题发言,为人力资源的“服务链”精准对接制造业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提供战略指引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新兴产业集群崛起,传统产业升级,整体产业结构向数字化与高端化跃迁,新生代产业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跨学科思维、数字技能与实操经验的复合、适应技术迭代的学习能力以及工艺优化与技术攻关能力等特质。”余兴安从人力资源工作的视角,分析了生产力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阐释了新生代产业人才的特质。
西部HR能力大赛(制造业专场)活动决赛颁奖仪式
开幕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隆重举行西部HR能力大赛(制造业专场)活动决赛的颁奖仪式。据悉,赛事汇聚了来自制造业企业的1935名选手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2902名选手,总参赛人数达到4837人。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最佳风采奖3名,最佳潜力奖3名。
“很荣幸能够获得大赛的冠军,参赛以来,和优秀同行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同行们学习到很多专业知识。”一等奖获奖者——来自重庆赛区的廖仙丽表示,“未来我也将持续在人力资源领域深耕,也希望我们参赛的HR能够不断努力,以更加专业的水准服务企业发展,助力两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制造业人才招引洽谈会
开幕式后还开展“全链条制造业人才招引洽谈会”“重庆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考察对接活动”等,搭建起“两业融合”的立体平台,奏响人力资源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