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记者 杨艳)近期,《重庆市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围绕满足高质量就业需求,优先盘活商区、校区、院区、园区周边闲置商办楼宇,打造一批城市引领性创新活力中心”。重庆在城市存量更新中迈出重要一步。
10月27日,市住房城乡建委举办城市更新“商业和办公建筑盘活利用”专题培训。通过“专题讲座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享商业商办资源盘活中的前沿理念、实施路径与实践经验,为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培训邀请了多位在城市更新与资产盘活一线深耕的专家学者,围绕资源梳理、政策机制、案例解析与金融支持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
重庆市设计院总经理助理、研创中心主任方小桃从市场发展趋势和资产识别出发,运用“咖啡指数”剖析城市活力信息,结合案例系统提出商业商办资产盘活方法论。她提出,片区统筹、政策完善、数字赋能和技术创新,是进一步探索闲置低效商业商办资产盘活的重要路径,是系统性推动城市“引力场”构建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实现资产的价值重塑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质,更好赋能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煤科工设计院副总经理、科技委副主任秦砚瑶通过重庆“一奥天地”和南京“大行宫见·长江十二城”两个典型成熟市区地下空间更新案例,生动阐释了“场景营造”在激活闲置大型空间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更新项目需要深度挖掘在地文化,通过策划引领、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从而将曾经的“负资产”转变为吸引人流、激发活力的消费新地标和风景线。
27日下午,百余名调研人员走进渝中区马鞍山、沙坪坝区华宇城生命科技园和拾光格·数字软件园三个更新项目,深入交流项目在资源盘活、业态升级和运营策划等方面的经验。
马鞍山作为市区两级重点城市更新项目,通过“保护与活化并重”策略,实现了从老旧聚落向文商旅融合示范区的转型。沙坪坝区华宇城生命科技园项目直面原商业综合体空置难题,通过“产业导入+资源整合”策略,由区属国企主导,成功将其盘活为聚焦生物制造与数字医疗的生命科技园区。拾光格·数字软件园项目是将原校区楼宇改造为数字软件产业园,实现“科教用地”向“商务办公”功能转换的典型案例。
下一步,重庆将聚焦“商区、校区、院区、园区”等重点区域,推动商办资源与城市功能板块协同联动。一方面,强化楼宇更新能级跃迁,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设施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提升周边环境与服务能级,完善公共交通、补齐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居宜业的整体环境。同时,强化产业引导与精准招商,围绕全市重点发展战略绘制产业图谱,构建涵盖融资、政策、运营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引得来、发展好”的良性生态。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