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与世界网讯(文图/记者 贺煜)11月21日,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在重庆举行。作为第七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之一,本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汇聚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法学教育领域的领军者,共同探讨双边法学教育资源共享与区域法学研究水平提升的路径,为推动区域法治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在渝举行
共话区域法治合作新愿景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与东盟在法治互动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论坛选址重庆,旨在依托其西部开放高地的独特地缘优势,更好地推动双方法治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人才交流。他表示,西南政法大学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为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柬埔寨司法部法律与司法委员会副主席李大成系统梳理了柬埔寨法律体系的演进脉络,表达了在司法救助、维护司法独立及联合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与中国深化合作的意愿,希望双方携手优化系统性改革,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与制度框架,提升区域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
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国务秘书隆波纳西瓦重点关注知识产权领域,介绍了柬埔寨版权制度的建设历程及其对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呼吁加强国际协作,以应对立法完善、执法效能提升及数字时代挑战,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
多层次合作夯实基础
论坛期间,中国—东盟法学教育与研究联盟秘书处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国与东盟法学合作步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
多项校际合作签约仪式相继举行: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与柬埔寨王国律师协会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与柬埔寨促进知识产权贸易协会达成《合作促进柬埔寨知识产权领域商业化、评估贸易与争端解决谅解备忘录》;与印度尼西亚大学东盟—中国研究中心签署《合作交流协议》。西南政法大学与厦门市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这些合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法学教育及相关领域的多层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题研讨凝聚共识促发展
主题发言环节,13位与会代表围绕法学教育与交流合作展开深入讨论,形成广泛共识。柬埔寨皇家法律经济大学副校长童占塔拉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对柬埔寨教育的积极影响,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在法律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越南河内法律大学副校长黄春洲提出建立区域学分互认体系、共建法律咨询诊所网络等五项合作倡议,呼吁各方携手打造平等、务实、可持续的法治共同体;老挝司法部国家司法学院院长帕绍特·萨万德表达了加强师生交流、联合研究及课程共建的期望;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朝琦介绍了学校构建的“平台—机制—成果”三位一体涉外法治研究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印度尼西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达当·努马那倡议建立印中低碳法律与创新合作机制,以法治力量助推气候承诺落地;中国人民大学亚太法学研究院副院长周漪青分享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卓鼎峻介绍了亚洲法律研究中心朋辈学习项目(CAPLI)在促进跨法系理解与职业网络构建方面的成效;文莱仲裁协会会长王宇清强调应转向注重实践、多学科融合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梅夏英、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等多位嘉宾也作了精彩发言。
本次论坛为中国与东盟法学教育界搭建了对话平台,凝聚了广泛共识,明确了合作方向。与会嘉宾一致表示,将携手深化中国—东盟法学教育合作,共同推动区域法治文明进步,实现协同发展与互利共赢。
重庆与世界杂志社 Copyright 2000-2023 Cqworl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05006161/渝公网安备50010302504769号
国内发行:重庆市报刊发行局\杂志社自发 |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广场大厦11F,举报电话:023-6889892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微信公众号